Dot Go寶寶覺得真奇怪
今天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出現在多元協會呢?
原來是2022 Dot Go兒童藝術節的記者會啊!
除了由藝術總監朱曙明老師跟大家介紹各個精彩的演出、工作坊和論壇外,
還看到來自歐、亞等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捎來的祝福影片,Dot Go 寶寶覺得好幸福,好想趕快跟大家見面
今年擔任藝術節演出重任的貓頭鷹兒童實驗劇團還在記者會上演出《件.疊 狂想曲》精彩片段,大家都看得目不轉睛,怎麼不繼續演下去呢?看來大家只能跟著Dot Go寶寶一起進進劇場去一探究竟囉!
Dot Go寶寶覺得真奇怪
今天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出現在多元協會呢?
原來是2022 Dot Go兒童藝術節的記者會啊!
除了由藝術總監朱曙明老師跟大家介紹各個精彩的演出、工作坊和論壇外,
還看到來自歐、亞等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捎來的祝福影片,Dot Go 寶寶覺得好幸福,好想趕快跟大家見面
今年擔任藝術節演出重任的貓頭鷹兒童實驗劇團還在記者會上演出《件.疊 狂想曲》精彩片段,大家都看得目不轉睛,怎麼不繼續演下去呢?看來大家只能跟著Dot Go寶寶一起進進劇場去一探究竟囉!
時間|2022年7月18日(一)09:00-16:30
地點|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189號12樓
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mfNZdYMaHMUmhFu2A
活動人數|30人
主持人|朱曙明 藝術總監
與談來賓|謝鴻文 專業兒童劇評人、邱美鈴 中山工商幼保科主任、吳青燁 資深表演藝術教師
「心聲.心生.新生」
歷經兩年多惶恐、悲傷與壓抑之後,臺灣Dot Go兒童藝術節回來了!
我們不但聆聽兒童心聲,更以兒童為本相由心生,打造兒童藝術教育的新生命!
今年我們延續國際藝術節之規模,從7/15(五)到7/24(日),帶來8場精彩演出、7場親子工作坊、1場國際論壇
翻轉你對兒童藝術的印象,讓孩子成為兒童藝術的主角!
2021下半年,Dot Go劇團與朱曙明老師特開前所未有的「TYA青創人才培育計畫」,建立專業的TYA(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概念,並藉由創作實務課程,有系統地養成TYA創作方法
有夠充實的5天30小時,結業時將邀請貴賓觀賞分組呈現
快來報名,成為一起創作TYA的夥伴吧!
本劇由具有三十多年兒童劇編導演經驗朱曙明老師與保加利亞瓦爾納國立偶劇團共同編創於2016年,樸質沉靜的氛圍帶著大小朋友進入小老頭的內心世界,一同探索這個關於包容與分享的故事。
專屬小朋友們的課程來囉!
冷冷的寒假裡,「小戲精俱樂部」將一口氣為您隆重帶來「玩偶嘉年華-杖頭偶製作及展演工作坊」、「戲胞動起來-兒童創意戲劇工作坊」兩種課程,從動手製偶、身體開發到戲劇表演,多元豐富的內容,帶你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不同的藝術面向並培養美感。品質保證的小班制&超有誠意的優惠價,別再猶豫,快快手刀報名吧!
★講師:楊瑾雯老師&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教師群
★活動對象:國小一到六年級,預計招收20人
★活動方式:肢體&聲音活動、小組創作、展演
★活動時間:
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至1月23日(星期六),共3天。
每日9:00-12:00、13:30-16:30共18小時。
★活動目標:藉由肢體、聲音、情感的創作與表達,展現每一位孩子獨一無二的自我。
藉由故事引導,帶領孩子們體驗不同的情境,與各式各樣的角色,提昇日常感知能力。
透過多面向戲劇元素,引導孩子「激發創意」、「延展想像力」、「自信表達」,共創屬於孩子們的表演舞台。
★講師:朱曙明老師&貓頭鷹兒童實驗劇團講師群
★活動對象:國小一到六年級,預計招收30人
★活動方式:手作戲偶、編劇、展演
★活動時間:
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至1月30日(星期六),共3天。
每日9:00-12:00、13:30-16:30共18小時。
★活動目標:認識簡易杖頭偶的製作與操作。
藉由偶的製作,讓兒童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體驗創作的樂趣。
透過練習及呈現,讓兒童了解偶的操作技巧及偶戲表演的趣味。
原價:3500(含材料費、午餐費,繳費後始完成報名手續)
早鳥/三人同行/多元之友優惠價:3000
1.「早鳥優惠」為12/12日前報名即可享有
2.「三人同行」為三個小朋友一同報名即可享有
3.「多元之友」為本會會員,或曾經參加過本會活動者即可享有
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
(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189號12樓,近捷運美麗島站8號出口)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Dot Go劇團、貓頭鷹兒童劇團
課程快報📣「兒童創意戲劇編導技巧」初階工作坊開始報名囉🌟
在劇場界擁有數十年豐富經驗的朱曙明老師,首開編導大師班來啦‼️
每逢校慶、節日、畢典或校際交流、比賽等,往往需要組織學生上台展演,但如何帶領學生進行故事創作、排練與演出,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們最頭疼的事🤔
若要順利且愉快地完成任務,帶領學生演出一場「好看」的戲,甚至在比賽拿到好成績,「兒童創意戲劇編導技巧」初階工作坊不僅有序地介紹帶領學生戲劇排練的技巧、步驟及重點,更會針對教師自身的戲劇能力加以提升,擺脫公式化排練,最終帶領學生一起創作出兼具藝術性、教育性、專業性與娛樂性的創意戲劇作品🤗
本課程總計2️⃣4️⃣時數,內容絕對充實又精彩🤓
並且有貼心的「平日班」和「假日班」兩種選擇,無論你是平日要上班上課的老師、或是假日要帶孩子顧家人的家長,都有適合你的選項✔️
─講師:朱曙明
─課程內容:戲劇排練技巧、步驟與重點/自我戲劇能力提升
─招生人數:上限24人(12人以上即開班)
─活動時間:2020年10月17-18日(週六、日)
10月24-25日(週六、日)
每日09:00-16:30(總計24小時)
─活動地點:社團法人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
(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189號12樓,近美麗島捷運站8號出口)
─費用:新台幣6000元整(繳費後始完成報名手續)
─折扣:早鳥8折 4800(早鳥期間為即日起至9/26)
本會會員及舊生75折 4500
三人同行7折 4200
(以上優惠恕不並用)
─教師專屬福利:
同校2位教師以上同時報名,即享有講師免費到校指導戲劇作品一次
•限高屏地區(其他縣市需備交通費)
•需於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邀約
👇報名與更多資訊快快點擊網址👇
📌平日班
9月21日、23日、28日、30日
10月5日、7日、12日、14日(每週一、三)
每日09:00-12:00(總計24小時)
📌假日班
10月17-18日(週六、日)
10月24-25日(週六、日)
每日09:00-16:30(總計24小時)
小編偷偷說:這次除了我們一直都會開放給大家的優惠價格,還有「教師專屬福利」,有興趣有需要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哦😘
#多元大師班
#朱曙明老師
#很多上課時數代表有很多和老師見面的機會
#來問問題來和大家一起切磋學習的好機會
學員的熱情如同高雄正午的陽光一樣溫暖如火,兩天的「妙語說書人─說演故事技巧實作工作坊」在學員熱烈的分享之下順利結束了🥳
曙明老師精彩不藏私的分享,讓大家認識到不需要特殊的服裝或道具,只要藉由自己修練後的聲音及肢體,連睡過頭趕路、吃愛玉都能變成引人入勝的故事😎
#朱曙明老師帶你練功
#讓你進入宇宙潛入深海探索歐洲古堡及陰森宅邸
#你自己的身體聲音就是你最好的武器
#最平民化的開閉幕與交流
Tolosa偶戲節長期以來雖仰賴中央及地方政府支助辦理,但政府只出錢不出聲,即便在開閉幕場合也是退居幕後,更不會有政治人物長篇大論、競選拉票!
今年適逢Tolosa市偶戲館TOPIC開幕十週年,行前原預期會有我們想像中的「盛大慶典」,但事實上真是令人「跌破眼鏡、大失所望」,開閉幕一如以往的平和溫馨,只在閉幕典禮上由兩個3、4歲的可愛小女孩頒發(其實也就是拿出來)感謝牌給長期贊助或協助者,但包括受贈者(其中還有Tolosa現任市長)及觀眾根本沒人介意隆不隆重、酷不酷炫,心意到了就好。
就我們的習慣來說,開閉典後的Party總是令人期待的,想像著豐富的菜色、無限暢飲的美酒…呃…抱歉,如此想像只對了一半,因為party沒有熱菜只有冷盤起司、小漢堡和不知名的點心,不過西班牙倒是永遠不缺葡萄美酒。餐點雖「寒酸」,但重點本來就在交流而不是吃。會場擺設不像中式圓桌,坐下就不想起來更不會換位,只有少數幾張桌椅讓年長或需要者可以歇歇腿(例如我),其他人只好「被迫」端著酒杯餐盤到處找人聊天,不管你喜不喜歡,至少交流的目的是絕對達到了!
另外,今年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閉典主持人不是總監也不是能言善道的演員,而是由一位二十多歲的腦麻病友,坐著輪椅、操著不太清晰的口齒主持,過程不但條理分明、進退有序還笑聲不斷,無論大人小孩在與其對應時沒有一絲奇怪的眼神和嫌棄的口吻,有的只是耐心等待加上熱烈的掌聲!
綜觀Tolosa偶戲藝術節九天來的總總,雖不盡完善(例如每天午餐用餐地點都要像密室逃脫一樣才找得到、這個季節Tolosa九天有七天在下雨等等),但仍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深思借鑑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尊重孩子、觀眾與藝術家!
#年年有主題次次都精彩的戲偶展
Tolosa 偶戲藝術節除了演出外,每年都會安排一個具特定主題的戲偶展,有時以國家或地區,例如「羅馬尼亞之窗」、「捷克之窗」、「魁北克之窗」等,而2005年則是「中華偶戲之窗」,由香港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總監王添強老師負責中國大陸、香港戲偶蒐集布展,我則負責台灣戲偶,事後也促成了2006年由台北偶戲館所主辦,當時空前現在也絕後的「台灣金光布袋戲大展」!
在Tolosa偶戲展幾乎展完「世界之窗」後,現在也加入「偶種或特定角色」為主題,例如今年的「The Fantastic World of Burattini」。Burattini雖是義大利偶戲的一個傳統角色名,但其實歐洲各國(甚至遠至西亞的土耳其)也都有這位仁兄的身影,只是名字不同罷了,例如在德語系國家他就叫「Kasper」,角色幾乎都是以頭戴三角尖帽的小丑形象出現,個性特色都是天不怕地不怕(不怕高官、死神)只怕老婆!
Burattini大多以手套偶形式演出(當然也有少數用提線或皮影),舞台簡易便於在廣場大街搭建、演出,內容常以嘲諷時政昏官為樂,台上想抓他的警察、死神被整得團團轉(寫到這讓我想起台灣也有「廖添丁」🤣),台下觀眾早已笑翻或吵翻。在早期傳媒還不發達的歐洲帝制時代,這樣的演出絕對是市井小民紓壓吐槽的最佳管道,也難怪Burattini或Kasper會成為歐洲家喻戶曉的偶戲經典角色,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