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稿文章-因孩子而美好,為孩子而絢爛 2018臺灣Dot Go兒童藝術節

2018第二屆Dot Go兒童藝術節
放築塾代誌2018.09九月號No.39 邀稿

文/ 洪子婷 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 行政經理


  當罕見的雙彩虹高掛於雨後的天空,由民間團體─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舉辦的「2018臺灣第二屆Dot Go兒童藝術節」,在這般祝福下迎來了尾聲。為期10天的活動,由藝術及教育領域專業人士帶來一系列包含專業劇場演出、工作坊、藝術論壇等精彩活動,在高雄哈瑪星周邊區域遍地開花。這個曾經作為昔日高雄最早繁榮起來的地區,如今因為藝術的串流,開始閃耀另一種光芒。

  「駁二」是高雄港第三船渠內的第二號接駁碼頭,過去砂糖及魚粉堆滿林立於港邊的倉庫,由於相關產業沒落,逐漸失去熙攘的人潮。時序推移,隨著空間活化的規劃,一棟棟倉庫開始妝點成嶄新樣貌,「駁二」搖身一變成了藝術特區,從此被賦予與過去迥異的任務,有了新身分及定義,不但成為南部重要藝術聚落,也成為高雄重要的觀光景點。其中位於蓬萊區的B9倉庫更被改造成黑盒子實驗劇場空間,自設立以來,一直是南部小劇場展演的熱門選擇。因緣際會下,第二屆Dot Go兒童藝術節選擇在此舉辦,除了延續「從高雄最早開發地區──哈瑪星出發」的初衷,也期盼藉由場域重生的契機,推廣優質兒童藝術文化參與的理念,讓孩子的美感體驗與認知向下扎根。

  自籌經費的困難與吃緊的人力沒有讓主辦單位退卻,盛夏的豔陽與陣雨也沒有阻擋觀眾的腳步。攤開節目單,內容琳瑯滿目,有來自國內外的貓頭鷹兒童實驗劇團、西班牙PLUS劇團、楊瑾雯老師與小浪潮創作體、歐亞跨國創作企畫、朱曙明老師的長毛朱奇想劇場、及日本GABEZ六個團隊,帶來包含偶戲、默劇、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演出;也有具有深厚資歷與專業素養專家的「視覺藝術創意手作工作坊」,和國內首辦的「兒童劇劇評課程」,以及能夠激盪出更多想法的「藝術論壇」;精心規劃的面具裝扮課程,在開幕前扮鬼遊行,最後在代天宮與社區區居民一同匯流成一場瘋狂Party。

  如同主辦單位「多元藝術創作暨教育發展協會」之名,規劃了橫跨不同領域、多面向繽紛多彩的藝術活動。由此可見Dot Go兒童藝術節拓展、厚植兒童藝術層次的野心,而隱藏其中的,則是對於孩子的重視及關懷 。從課程安排、演出內容到前台接待,整個藝術節企圖展現一種態度:雖然兒童藝術節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兒童,但並非一味討好,而是用謹慎的心安排屬於兒童專屬的藝術節慶。因為藝術及美感的涵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基底,每一個大人都有責任提供這樣的養分。因此,在Dot Go兒童藝術節的活動中,沒有華麗絢爛及喧鬧吵雜的聲光效果,也沒有刻意幼齡化的節目安排,褪去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糖衣包裝,讓親子都能單純地感受到藝術的美好。

  在這樣一個重生的場域,一個非營利組織、一群熱愛自己家鄉土地的人們共同懷抱著「分享」的心,再次成功創造出一個親子同歡的夏日藝術盛會。曲終人未散,帶著眾人的鼓舞及滿滿的收獲,這群人堅信,只要開始行動,就有改變的機會,未來就能更好。Dot Go兒童藝術節,與大家相約2020年再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